相道觀點
移動醫療崛起時代,未來機遇正在發生(二)
3.3.5 保險金融企業戰略布局
企業名稱 | 布局戰略 |
平安健康 | 自建健康管理平臺“平安好醫生”,自建線下連鎖診所稱為“萬家診所”,當下任務:快速布局醫療資源,獲取最大用戶量,引入商業合作伙伴,與集團內部醫療、保險、金融、支付業務資源對接,打造成最佳前端流量入口。 |
“十三五”期間圍繞大健康、大衛生和大醫學的醫療健康產業有望突破十萬億市場規模。醫療健康產業也將引領新一輪經濟發展浪潮,醫療服務、健康保險、創新藥、精準醫療及互聯網醫療等細分領域將突飛猛進。
“國十條” 明確表示在保險服務領域,特別在健康方面,要促進保險服務業與醫療服務業融合發展、支持保險機構參與健康服務業產業鏈整合,積極推進具有資質的商業保險機構開展各類醫療保險經辦服務。
移動醫療業務已開始拓展醫療服務相關領域,如平安好醫生拓展“保險銷售”,形成 “健康管理 + 健康保險” 模式,計劃在健康保險產品里加入健康管理的服務,包括體檢、基因檢測、名醫預約服務等。通過移動醫療服務增強用戶黏性,再通過線上移動醫療平臺系統進行業務鏈接,商業保險和移動醫療企業基于核心的醫療大數據,實現個人服務,形成產業閉環。這已經成為保險金融企業進入移動醫療行業的主流模式。
3.3.6 醫療器械企業戰略布局
企業名稱 | 布局戰略 |
iHealth | ?轉型移動醫療健康產品,推出系列產品,在硬件端,應用程序,云端投入,產品線包括:血壓、血糖、體重、血氧,運動健康領域近10款 |
樂普醫療 | “四位一體”平臺:內外并驅,“器械+制藥+服務+移動醫療”協同發展。構建覆蓋醫生、醫院、“防診治”人群等利益群體的生態圈。 |
魚躍醫療 | 與輝瑞中國合作在心腦血管、高血壓等領域提供互聯網健康服務。 |
三諾生物參股糖護科技 | 發布“糖護士”智能手機血糖儀,進行血糖測量、實時自動記錄、數據分析、遠程分享、護士提醒等多種功能,通過大數據分析和專家意見反饋,幫助血糖患者規范日常生活習慣、監測血糖變化,有效實現糖尿病自我規范管理的目標。 |
成都樂動 | “咕咚手環”追蹤運動路線,實時監測運動數據 |
從醫療器械巨頭到中心企業,發力遠程醫療、產品智能化平臺化。傳統醫療硬件提供商轉變戰略,注重研發APP、云、可穿戴設備、監護設備等產品形態。顛覆行業傳統運營模式。
醫療設備廠商比以往更注重服務的提升,借助互聯網手段和大數據,實現智能診斷和區域醫療資源協同,構建智能醫療生態系統。
用戶注意力和時間將被越來越多的智能硬件分散和去中心化。最終形成海量入口-數據處理-服務平臺的產業格局。對于健康干預而言,硬件入口的最大功能是對用戶(病人)生理、心理、環境等數據的采集和分析;而隨著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未來部分治療功能可能也將轉移到日常可見的硬件終端中。
所以,市場對移動設備的智能化、精準化檢測提出更高要求,這緊密關系用戶的服務體驗,是設備商的核心戰略。在服務模式上不斷優化。針對個人提出“健康計劃”鏈接消費者、患者、醫療服務人員的新平臺和數據庫,提供疾病與健康管理的連續動態方式和經過精密測算以大數據支持的可靠診斷結果,醫療服務實現整合和價值最大化。
3.3.7 科技企業戰略布局
企業名稱 | 布局戰略 |
朗瑪信息 | 募集資金10億元,加大互聯網醫療保健信息服務領域的投資力度。 |
小米 | ?對硬件廠商投資,如九安醫療 |
蘋果 | 開發HealthKit,兼容第三方可穿戴設備,收集和分析用戶的健康數據,如血壓和體重等 |
華為 | 打造“醫療信息化+健康云平臺+智能可穿戴”模式 |
移動互聯的智能硬件作為切入移動醫療的第一步,作為擁有終端硬件資源的科技企業,在遠程醫療、健康監測、個人健康數據領域集中發力,通過移動醫療數據端監測自身健康數據,做好事前防范;在診療服務中,依靠移動醫療實現網上掛號、詢診、購買、支付等應用的優化完善,為用戶提供完整的健康管理服務鏈。
對于科技企業,如何利用現有的數據,建立大數據平臺,嫁接更多精準的醫療服務,為用戶提供真實有效的移動醫療體驗是深入布局的重點。
4.移動醫療真正落地的模式有哪些?
隨移動醫療浪潮崛起的新興企業、傳統醫療信息化和設備廠商、互聯網巨頭,結合自身資源、資本力量在移動醫療細分領域,以不同的切入方式,形成不同商業模式。
互聯網醫療重構健康管理、就醫方式、就醫體驗、購藥方式及醫患生態五大問題,醫藥電商、在線問診、掛號服務、可穿戴設備成為最受資本追捧的四種互聯網醫療商業模式。
互聯網+醫院模式
以烏鎮互聯網醫院為代表的醫療+互聯網或者說互聯網+醫療,被習大大親自點名。2015年12月7日,全國首家互聯網醫院——烏鎮互聯網醫院于正式揭牌,并于同日上線烏鎮互聯網醫院官網與“烏鎮醫院”APP,為全國提供以復診為核心的在線診療服務。 |
整合線上、線下醫療資源的同時,開創在線診療、電子病歷共享、電子處方模式 解決痛點: 充分運用醫療行業大數據,解決醫療行業“數據孤島”問題。 (一、各家醫院由于既得利益等原因對用戶健康檔案、病歷信息的專有壟斷,不愿意與其他醫療機構共享數據信息資源; 二、醫院內部不同部門、科室、環節信息數據流通的不流暢。) 基于與醫院已有的電子病歷、電子醫囑、醫技管理、藥房藥庫等數據交換和業務協同功能的移動醫療信息集成平臺建構,能有效解決醫療信息隔離問題,提高醫護工作效率。 讓患者與醫生直接交流,同時網絡醫院主要針對常見病和慢性病。通過后臺初步分診,患者可選擇對應的科室和醫生,在家里就可享受到三甲醫院的專家服務。 |
BAT模式
IT領域科技巨頭具備強大的技術、資金、品牌和渠道綜合實力,在市場中擁有無與倫比的號召力;傳統醫療信息化和設備廠商擁有醫療領域最為豐富的技術儲備和經驗積累,特別是其在醫療市場的資源整合能力尤為突出,巨頭企業更慣于利用資本整合并購新興醫療企業布局自身大健康戰略。
阿里健康 |
阿里大健康戰略三大板塊:阿里健康、未來醫院、天貓醫藥館,阿里健康和未來醫院主要圍繞醫療,天貓醫藥館圍繞藥品開展業務。 直接滲入醫療服務環節。投資中信21CN完善藥品網絡消費市場,布局“未來醫院”,掌握醫療服務入口,掌握“就醫用藥”的全環節。 “未來醫院”,通過介入醫院電子處方環節,進軍醫藥電商領域,打造“醫院、患者、阿里健康、藥店”的O2O閉環,推動傳統醫藥領域變革。 |
百度健康 |
采取“智能硬件+大數據”的攻略,形成線上線下閉環。百度健康云通過“設備、平臺、服務”三層架構,方便實現對用戶“監測、分析、建議”的完整機制。 |
騰訊 |
(1)建立微信智慧醫院,以“公眾號+微信支付”為基礎,結合微信的移動電商入口,用于優化醫生、醫院、患者以及醫療設備之間的連接。 |
在線問診及移動診尋服務模式
“春雨醫生模式”
2011年上線,是國內首家基于手機終端的移動醫療品牌,通過與可穿戴設備廠商、藥廠、保險等上下游企業合作,為健康、老年、慢病等病痛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健康解決方案,進一步解決“看病難、藥價高、保險虧”等難題。 |
主模式 以醫患關系為基礎,提供O+O服務, 即online私人醫生+offline線下診所全流程就醫服務,完成‘線上健康檔案—線上咨詢分診—線下就醫’流程,實現醫院-醫生-病人的精確匹配,實現醫療資源合理調配。 |
延伸模式 春雨將線上就診-線下就醫-保險報銷-藥品遞送等醫療服務,完整納入到移動醫療的生態體系中 |
掛號網模式
創建于2010年的掛號網,目前已接入全國23個省份超過900家重點醫院,實名認證的注冊用戶超過3700萬,有12萬醫生通過掛號網為患者提供預約掛號服務,是當前用戶規模最大的移動醫療平臺。同時,也建立了一個微醫平臺,期望將掛號網的醫院、醫生和騰訊的億萬用戶連接在一起。 “微醫”App 應用,可以為患者提供專家咨詢、智能分診、即時掛號、院外候診、檢查檢驗報告查詢、處方查詢、醫療支付及動態電子病歷等服務。同時掛號網也有為醫生設計的App 版本,幫助醫生完成患者管理、醫患交流、診后隨訪、患者轉診等工作。 |
自診問診平臺 能提供更具公信力、方便快捷而有具有個性化的醫療保健建議,面對患者提供健康管理、自診、問診、用藥和購藥等服務;面向醫生以提供文獻查詢、專業咨詢和病歷管理等應用為主。 自診問診平臺的盈利模式 1)面向病患直接收費; 2)面向病患的醫保機構或雇主收費; 3)導醫模式,即把在線問診的線上平臺將患者引入線下的醫院就診和治療; 4)導藥模式,即平臺幫助患者選購需要的藥品后,提供就近的藥店或適合的在線藥房信息。 |
平安好醫生模式
“健康管理 + 健康保險” 模式,計劃在健康保險產品里加入健康管理的服務,包括體檢、基因檢測、名醫預約服務等。互聯網版本的 HMO(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打包形式。 |
可穿戴設備/智能APP健康數據監測服務模式
通過可佩帶智能檢測硬件,監測心率、飲食、運動、睡眠等生理參數,盈利模式面向消費者的硬件銷售。如果智能手機行業巨頭能夠為健康和健身數據打造平臺,硬件為先的移動醫療公司便會陷入困境。
九安醫療-iHealth系列產品 |
iHealth系列具有血壓計、血糖儀、體重脂肪秤、運動記錄儀、血氧儀等多款家庭移動健康產品,同時還有心電儀等專業移動醫療設備。iHealth健康腕表可以不經過手機App端,直接連接到微信服務號“iHealth智能腕表”,用戶可以在微信中查看、分享個人運動健康數據,打通了智能硬件與微信社交關系的入口,硬件可以與用戶以及用戶的社交關系進行數據分享和交流,將數據信息同時轉換成社交語言,并透過使用場景傳播出去。 |
蘋果 |
Apple Watch一款著重關注健康管理的設備,功能專一,通過系統的數據管理個人健康情況。對用戶血液流動進行監測的硬件以及軟件,可實現對用戶心臟病發作進行預測,并及時發出警報,撥打急救電話。 |
以可穿戴設備數據交互為核心的移動智能云服務模式
由云平臺統一管理與解讀的模式已成為主要的發展模式之一,云服務主要包括四個環節,用戶先通過可穿戴設備產生相關數據,由可穿戴設備將數據信息導入云平臺,再由專業醫生團隊對云數據進行解讀,根據信息對用戶指導或干預。 |
百度云 |
百度云平臺與測量血壓、血糖及心電等智能設備的合作,百度云通過與各領域可穿戴設備的數據對接,幫助用戶將各類可穿戴設備的數據集合于同一平臺,從而建立以用戶為中心的個人健康檔案,為其長期監測個人生理指數等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
與健康商業保險相結合模式
健康醫療與商業保險結合,為用戶提供全面而綜合的健康監測、改進建議及醫療保險服務,不僅可以贏得用戶更高的參與度,在風險模式及服務模式上亦可得到提升。 |
春雨醫生 |
保險公司與春雨醫生的合作模式,保險公司為用戶提供一套移動問診APP,用戶享有健康或醫療保險同時,還實時享有遠程問診服務,在方向上可降低疾病發生的概率,從而降低出險率,達到雙贏。 |
病患經驗及圖片分享社交服務平臺模式 |
醫享網 病患間分享,通過患者之間主動分享其心得體會、治療經驗等,將相同疾病的數據集中起來,供患者參考。在獲得有價值的數據同時,分享信息、經驗、方法和情感等也增加用戶的使用該平臺的粘性。 醫生分享,幫助醫生在合乎法律的前提下分享醫療照片及病例, 該平臺擁有超過20萬份的共享病例,每天超過1萬人實時分享照片,這些照片會被集中討論,醫生們共同探討疾病的治療方式,分享和增長經驗的同時提升了平臺價值。 |
慢性病管理模式
WellDoc |
糖尿病管理平臺,向保險公司收費。專注于慢性病管理,其主打產品是手機 + 云端的糖尿病管理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