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道觀點
“小而美”品牌更容易黏住消費者
中國人喜歡“高大上”。每位廣告人都碰到覺得他的產品好上天的客戶,就算他產品沒那么好,也一定要讓你幫他撐直腰板告訴消費者:用我們的產品你就有一種優越感。做企業家有大理想固然重要,但實際的情況是,實現大理想的空間越來越窄了,不是所有的品牌都適合高大上。
或許,過去消費者想得到身份的體現,所以追求高大上品牌。但現在人們處在一個自媒體盛行的時代,人們都喜歡做一個有個性、特別的人,然后就有一個注重消費者體驗的風尚順勢而生——“小而美”。
“小而美”是指少而精,兩個元素必需加在一塊才是最好的。小,便要細分市場、精準定位,只關照一個群體需求;“美”是以平等溝通為基礎,將商業回歸至消費者的原點,無論是產品的打造,還是營銷和服務的個性化和雙向性,體現出了追求細致的方向將細致地服務于這一群體。
真正能做到小而美的品牌,有大品牌無法比擬的優勢。比如上海金山區農產品品牌戰略,不搞“抓大放小”,圍繞特色產業,創造一切條件呵護“小而美”品牌的成長。所以,金山區涌現出了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小而美”農產品品牌,如“金山島”大米、“皇母”蟠桃、“施泉”葡萄、“小皇冠”西瓜、“鑫品美”草莓、“亭林”雪瓜等。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把這些品牌定義為“小而美”品牌,都恰如其分。說它們小,確實小。2015年,“皇母”蟠桃品牌基地5260畝、“施泉”葡萄1570畝、“金山小皇冠”西瓜766畝、“鑫品美”草莓550畝、“亭林雪瓜”329畝,即便算上品牌加盟基地,除了“皇母”蟠桃面積達萬畝,其他品牌的種植面積基本在2000畝以下。
沒有品牌的產品容易滯銷賣難。品牌是無形資產,其價值就在于能夠建立穩定的消費群體、形成穩定的市場份額,一個品牌一旦在消費者心目中確立起來,就可以成為質量的象征、安全的象征。“小而美”品牌可以跳出價格戰的泥潭,提升品位,創造價值,獲得良性的發展。“小而美”品牌更容易黏住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