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道觀點
傳統茶葉品牌已死心靈份額重生
1、中國茶業看上去是營銷端問題,實質上生產端問題,分散的種植決定了分散的加工、決定了落后的裝備,包括效率低下、初級原料難以實現標準化之上的規模化等等;
2、中國茶業表面上的進入門檻很低,但進入以后想要做大的門檻其實非常非常高;做大規模,品質和價格的大規模標準化,很難;
3、未來的中國茶會是什么形態,未來的中國人會怎么喝茶,或者說,十年以后,茶與人會是什么關系,才是我們需要思考的重點,現在的狀態和亂象其實并不重要;
4、要看清中國茶的未來,可以看看日本、韓國,甚至是臺灣,十年前我曾斷言:日本茶的今天就是中國茶的明天;
5、所以,中國茶的定型會與中國社會的定型同步進行和完成,大約需要30-50年;
6、最近5年,中國茶的變化已經加速,各種創新開始涌現,很多創新已經得到了市場的認同,我們高度認同大健康消費升級的判斷,數字營銷,從農耕文明到工業文明,一切要物聯網,大數據,工業化,個性化,標準化;
7、50后、60后、70后、甚至80后的所謂精英,決定不了中國茶的未來。要依靠數字技術和工業化結合,做新生代社群,再反過來,影響70后之上的老一輩;
8、茶葉的機會,某罐茶是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產品信任是用大師來見證來把產品問題簡單化,產品有面子,價格適中,解決了大規模去做,細節和過程遠遠經不起推敲,全鏈條溯源難以透明化;
9、相道團隊建議,把簡單問題復雜化,產品信任用溯源一品一碼數據庫技術來把產品問題復雜化,茶葉的未來一定是產品源頭的資源控制,在于透明化;
10、好茶資源是稀缺的,要打造透明化的信任邏輯,心靈份額,一萬的茶,相信,300的茶,也相信。但是大規模去做,供應鏈,基地,土地,種植,采摘,加工,倉儲等等,要做到自己放心,不簡單,量大不簡單。